象棋为什么称为象棋?“象”字本身又有什么寓意?
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精妙绝伦的智慧,而象棋就是这一辉煌古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象棋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两大棋类之一,其流行程度和文化积淀都无人能及。但为何这种棋类会以“象”为名?象棋中的“象”,又蕴含了哪些独特的意义?为了彻底弄清楚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索象棋名称的真正含义。
象棋中的“象”字,从表面上来看,可能会让许多人联想到动物“大象”。有人认为,因古代中原地区存在有象的记载,如“河南”的简称“豫”,字形中包含人牵大象的形象,象棋因此以“象”为名。然而,如果象棋以动物命名,为何不用更常见的战马而采用大象呢?其实,这其中有着更为深远的哲理内涵。
撇开动物“大象”不谈,象棋象字的起源更有可能联系到一种古老的文化象征。在甲骨文中,“相”字象征着一只眼睛观察树木,暗示通过观察外物得出具象判断。而这个“相”字又引申出了辅佐、辅佐和占卜的意义。因此,红方的“相”象征着在战场中能够通过观察形势、制定策略的军师角色,这在象棋对弈中则扮演着极其重要的智囊角色。
而黑方的“象”则可看作是红方“相”的对应角色。根据《辞源》,象字包罗万象,指的是一切事物的本源,与战斗士兵关系不大。象字的深层意思,与道家的《道德经》有着紧密联系。《道德经》阐明“大象无形”的哲理,这意味着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境界,也正是道家的大道所表现出的“气象万千”。
展开全文
明代理学家吕怀在探讨象棋时,就将其与《周易》进行关联。他将伏羲八卦比喻为棋盘定局,文王八卦比作棋子步法,认为象棋中的变化无不是大道的波动。他的研究认为,象棋对弈的变化正是“大道”的体现。因此,“象”字在这里所指的更可能是象征着从天象变化中提取军事策略的谋士,对战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象棋中的“象”不仅象征着一种智慧和谋略,还象征着中华文化中对于自然和哲学的理解。这种理解强调通过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来驾驭和影响周围的事物,这也正是古代士兵的核心能力之一。象棋中的每一颗棋子,都不仅仅是单纯的角色,它们还承载和传递着古代军阵搏杀中的智谋与哲学思考。
由此可见,象棋中的“象”和这个棋名的来源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大象,而是与我国古代深厚的军事文化和哲学密不可分。这种象征不仅赋予了象棋特殊的神秘感和文化厚重感,也让现代人为之深入思考和探索。无论在棋盘之上还是在生活中,象征都提醒我们通过智慧和哲理,来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