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醒酒時間跟其壽命一樣,就是一條成長曲線,頂級的酒通常由低去到頂峰再慢慢步向下滑,追求新鮮飲用的入門款可以一開始就是頂峰。所謂頂峰狀態就是最好的狀態,那一段時間不會太長,Barolo 的頂峰可以是在 2-3 天時,當然也有很多情況如已成熟/講求新鮮的白酒也能即開即飲。當然所謂最好狀態因每個人的口味也不一樣而時間有不同,也有很多因素影響著,如陳存的 condition,溫度等都會令狀態不同,時間也會有出入,不妨參考一下我意見再自己感受和調整~
而什麼波爾多 1 小時前開瓶, Barolo 3 小時前這些只是最籠統而最安全的建議時間。需要陳以十年起跳的新年份一級莊怎說都不會跟一枝普通的 Bordeaux AOC 酒有一樣的成長曲線吧,所以所需的時間都可以差天共地。實際都肯定要喝過試過才能肯定,而幾年後再喝情況又可能不同,所以概念就變得很重要。除了剛剛提到的單寧外,酒莊的風格也很關鍵,當然這也需要更深的認識,最常也最值得提到的風格要素就是所謂新舊派。
簡單說一下,就例如 Barolo 當中,所謂舊派固然傳統,會用上一貫使用的 Slovenian 大木桶,葡萄不會過份成熟,浸皮時間較長,偏向以高單寧和高酸度打造陳年能力更高的酒款,自然需要的醒酒時間也更長。
相反用新派幾個影響較顯著的工藝說明,新派葡萄會追求更成熟的狀態,剛才就提到這樣單寧會更柔順;之後會用上全新法國小木桶,小木桶與酒的接觸面更大,而木桶除了貢獻風味,也是透過微小空隙去極緩慢地氧化葡萄酒的,換句話說酒會更快成熟,法國新桶本身的單寧也能令單寧更融和柔順。偏向打造年輕時更討好的風格,自然醒酒時間也會更親民。
可見新舊派風格都是從工藝上入手,所以基本上很多產區酒款都有此分野,也基本能套用,不過也有中間派,除了問我們之外,也不妨看多一點酒莊背景和酒款規格(Tech Sheet),也可能可以有一點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