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为啥公共厕所非要用马桶

救命,为啥公共厕所非要用马桶

没有想象中的马桶,有的只是一字排开的蹲位。彼此之间不仅没有门,甚至没有隔板,方便你和隔壁蹲位的老哥在如厕的同时促膝长谈。

与他们感受到的文化冲击相反,中国人乃至不少亚洲人,都对自己的蹲坑文化十分热爱。比如日本人,专门为蹲坑命名为“和风便器”,用来和“洋式”,也就是舶来的马桶,相区分。

中国人则认为,外国人接受不了蹲坑,是因为不会双脚完全着地、臀部贴近脚踝、双膝分开的“亚洲蹲”。唯有这种姿势,可以让蹲坑者长久地保持平衡。

而老外那种踮脚蹲,脚底与地面接触面积太小,很容易重心不稳,导致屁股和冰凉的瓷砖地面亲密接触。

蹲姿确实对拉屎有好处。人在下蹲时,腹部的压力比坐着时要大,这能减少腹部用力,帮助排便。

而且,人体有一根牵拉直肠的耻骨直肠肌,它在蹲姿时更加放松,能让肛肠开到一个更大的角度,让排便更顺畅。

2003年,以色列《医疗科学刊物》表明研究,证明蹲厕可以让排便更顺利,而坐厕则可能导致痔疮、肠道炎、结肠癌、骨盆疾病、克隆氏症等疾病。

为了模拟蹲姿,国外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叫“squatty potty”的设备,并逐渐传播到中国大陆。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马桶上垫脚的小凳子,用来让使用者膝盖打弯,模拟蹲坑时的肛肠角。

但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这样的凳子只能抬高大腿,但无法给腹部压力,通便意义不是很大。

但事情不止于此。我有几个旅居中国多年的外国朋友,早已熟练掌握了亚洲蹲的精髓,甚至能和村里大爷一起蹲在道口抽烟。

但他们却无一例外无法接受蹲坑,情愿多走一公里去寻找有坐便器的公厕。问他们为什么,原因不是不习惯蹲坑,而是觉得蹲坑实在太脏。

〓会亚洲蹲的老外也不少

这是真的吗?

02

蹲坑比马桶更脏,杠也是我对

和外国人不同,大部分中国人嫌弃的是公共厕所里的马桶。

马桶圈千人坐、万人骑,沾染了无数不明液体和可疑的分泌物。如果公共厕所比较繁忙,圈上大概率还会留有上一个人的余温。

坐马桶,四舍五入就是坐在上一个使用者的屁股上。

为了避免这种亲密接触,一种独特的如厕方式逐渐流行开来:

用扎马步的姿势,悬空“坐”在马桶上,屁屁、大腿不接触马桶圈,简称“马桶悬浮术”。

这个动作不仅保证了与马桶圈的社交距离,还能有效锻炼到核心肌肉群。

〓 但其实这样的姿势更容易弄脏马桶圈

虽然被迫给陌生人擦马桶圈确实很讨厌,但是马桶其实比蹲坑卫生多了。

不止一个研究表明,排泄物带来的细菌90%以上都会被水流冲走,并不会留在马桶和马桶圈上。而且,马桶圈光滑的表面并不适合细菌的生长,人大腿后侧的皮肤间接接触,也很难导致细菌的传播。

那么,细菌会残留在哪里呢?

答案是:随着冲水产生的气旋喷射到空中。

想要避免细菌扩散,最好的方法是盖上盖子冲厕所。新冠疫情期间,WHO也建议大家在冲水之前放下马桶盖,以防被病毒污染的飞溅物、飞沫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当然,要每个人都在公厕里盖上盖子冲水,有点难。

〓闭盖冲马桶细菌更少,这是真的

但蹲坑的问题,比没盖盖子的马桶更大。

蹲坑内部比马桶更平,为了避免形态导致的“挂壁”,水流往往比马桶更强劲。哗啦一声,能把大肠杆菌溅得更高、更远。

想象一下,上一个人冲完厕所,憋坏了的你急忙冲了进去,迎面而来的,是空气中弥漫的厕所水滴和飞舞的细菌。

有研究表明,蹲坑上方的空气菌落浓度是马桶的21倍,表面病原体的数量也远远大于马桶。除此之外,蹲坑周围的表面(比如脚踏),都很容易受到污染。

除了喷射更多细菌,直接暴露排泄物的蹲坑也更加难闻,如果一不小心尿在外面。再被热心的保洁阿姨拿拖把一拖,这种令人下头的味道就会成功被带到厕所的各个角落,久久不散。

所以有蹲坑的公厕都更有那味儿。

而且,现在公共厕所里的蹲坑都比较浅。如果憋了太多尿,那么在释放自己的时候,你可能会惊恐的发现,鞋湿了,袜子也湿了……

恶心程度比擦马桶圈有过之而无不及。

03

马桶不是敌人

除开通畅和卫生两大话题,马桶的休息意义远大于蹲坑:后者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便之处,越快越好;前者却可以在释放的同时给你精神上的休憩。

谁不想在结束一天的疲惫后,舒舒服服地坐在马桶上刷刷小视频?谁又不想工作日忙里偷闲,坐在全公司唯一一个没人看得到你的角落——厕所隔间,来一把爽快的王者荣耀呢(前提是马桶圈足够干净)?

但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坐在马桶上不是休息,而是煎熬,因为:

坐着拉不出来。

他们是厕所界的修正主义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蹲。彷佛只有这样,疲惫的灵魂才会和菊花一起得到释放。

但马桶之所以叫坐便器,就是为了让人坐的,踩马桶圈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

这么做,轻则污染马桶圈,加大下一位使用者的使用难度;重则会导致光屁股摔在冰冷的公厕地板上。

更倒霉的人,会可能成为压在马桶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菊花羞涩并没什么,但有些人发展到了极端,成了蹲坑沙文主义。

其实,蹲坑与坐便共存的习惯,就和中国的历史一样悠久。

在自动冲水装置还没有出现的古代中国,既有人蹲着上茅厕,也有人在房间坐恭桶。

到现在,中国内部也存在南北和城乡差异:城里爱用蹲坑,农村爱用马桶。南方多是蹲坑,北方多是马桶。

归根结底,蹲坑和马桶并不存在高低贵贱,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你愿不愿意理解别人习惯的生活方式,或者尝试新鲜的东西。

因为聪明如你一定知道,是脑袋决定屁股,而不是屁股决定脑袋。

作者 | 喜旺

编辑 | 王动

本文转载自有趣、有料、有深度的的微信公众号【世界知识局】,点击以下链接,观看更多热门文章:

国产啤酒为什么都是大绿棒子

中国体育界,为什么阴盛阳衰

职业运动员有多恐怖?超出你的想象

关注 世界知识局,一起涨姿势

感谢你读到这里,记得把Vista看天下“设为星标”,多多点赞、在看、转发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不管坐坑蹲坑,

能拉出来的就是好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冥婚 (2022年电影)

冥婚 (2022年电影)

07-29 👁️‍🗨️ 4743
Gluster 项目技术文档

Gluster 项目技术文档

07-16 👁️‍🗨️ 2846
电视专题片有哪些

电视专题片有哪些

07-12 👁️‍🗨️ 6635
Windows文件资源管理器如何显示隐藏文件和目录
面试感觉

面试感觉

07-09 👁️‍🗨️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