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需要治理社会治安,古代也一样。古代这样的部门大体称之为衙门。 古代的民警就是古装剧常见的衙役,警长唤作都头,班头。捕快负责缉捕,皂隶从事站堂、提拘,还有一个壮班协捕盗贼,算是基层古代民警。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水浒传》里头景阳冈打虎英雄武松被阳谷县县令提拔为步兵都头,大概相当于县刑警队长。
反正,上千年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一方平安的工作一直都有,只是名称不同。
而专用警察,称呼这个职业的的理念,出现比较晚了。
大概清末,光绪二十六年(一九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为维持治安,设了警察之实的“安民公所”。1901年,北京城模仿制设立了“善后协巡营”。1905年10月,苟延残喘的清政府,批准了袁世凯的建议,设立巡警部,成为全国统一的中央警察主管机构。
巡警部下属分别设有警政、警法、警保、警务及警学等五个部门,统领全国警察事务。这标志着中国现代警察制度的正式建立,而警察之名,也彻底替代了捕头捕快。
说起来,警察英文是police,最早源出于古希腊,表示“秩序”、“社会和平”之意。我们正式用起来的警察这个词,来自日本回归借词。
意思是警察乃汉字中原有的词汇,最早用法被人遗忘,传入日本,再从日本那里重新找回。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区分之前腐败黑暗的警察制度,强调维持公共秩序、公共治安方面的作用,便选择了“公安”一词来命名警察机构,以体现其负责公共安全的职能,反映了其行政职能和社会治安管理的广泛性。包括预防和处理刑事案件、维护社会稳定、管理户籍和出入境事务等。
总的来说,公安局、警察局在职能上是相似的,但称呼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管理方面的不同侧重点和历史文化背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